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是阳气渐收、万物内敛的转折节气。《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瑟成熟。民谚也有“立秋十天遍地黄”之说,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立秋具有重要的意义,劳动人民会在立秋祭祀土地,庆祝丰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汉字中的“立秋”。
“立”“秋”二字,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其发展演变脉络十分清晰。(文中字形演变截图取自李学勤先生主编《字源》,撰写者分别为郭小武、叶青,王志平教授,特表感谢!)
“立”字,像一人正面站立在地面上的样子。从古至今,“立”字形体变化一直不算太大,变化较为明显者:一是头部后来独立为一点,二是代表手臂的两笔逐渐写成一横笔,三是代表大腿的两笔由外撇改为内收。
【资料图】
《说文》:“立,住也。”“立”的本义是指站立。如《庄子·养生主》中说:“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由站立可以引申为竖立、直立,立的东西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所以还可引申为建立、确立、存在等义。甲骨文中的“立”多次出现,可以表示树立,如“贞:立中/贞:勿立中”(《合集》6449),是在贞问要不要树立起“中”这种旗帜。“……丙子其立中,亡风”(《合集》7369),是在贞问丙子这天要树立旗帜,没有风吧?也可以读为“莅”,如“王立(莅)黍”(《补编》24正),是指王要莅临种植黍子的现场吗?
“秋”字,也曾写作“秌、穐(qiū)”等,其构形几经变迁,商代甲骨文中其字形或作蟋蟀或蝗虫状,也可以在虫形下添加“火”旁。后世又追加“禾”旁,但多见省作从禾从火者,战国文字中或增添“日”旁。从禾从火的写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从禾从火的“秋”,最早见于周代。“禾”旁与“火”旁,早在甲骨文中就十分常见。如:
这是“禾”,像一株成熟了的稻谷,其构造十分象形,上部下垂的是沉下来的谷穗,笔直的枝干中间两边是叶,下部为根。
“火”的甲骨文字形恰似火焰。如:
《说文》:“火,燬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凡火之属皆从火。”指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
“秋”的本义应是指一种昆虫。有人认为,虫以鸣秋,所以可来表达“秋天”的概念。但也有认为,用为最初用为“秋”仅是假借用法。由于秋季收割后要烧荒以备播种,所以后来多使用从“禾”从“火”之“秋”。
《说文》“秋,禾谷孰也”,秋天是个谷熟、收成之季。甲骨文中的“今秋”(《合集》6352、6938、7343)即用此义,指今年秋天。“秋”还可泛指季节、年、时候,如:“千秋万岁”(《史记·梁孝王世家》),“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三国·诸葛亮《出师表》)。此外“秋”还有悲愁义,如“秋之为言愁也”(《礼记·乡饮酒义》)。
才感盛夏,忽而立秋。但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立秋至秋分前这时段称之为“长夏”。立秋时节万物收,此时秋阳肆虐,正当暑热之中。古人描写夏秋转换十分巧妙: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唐·刘言史《立秋》)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宋·刘翰《立秋》)
立秋已至,让我们收拾心情,期待这场酝酿已久的成熟,收割这份春华秋实的沉淀。迎接秋天的金黄,看万物澄明,感天高气爽!(本文由康金金整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