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面楚歌,指的是遇到了困境,正面临着腹背受敌的状态。
2、这个成语故事背后还有一段故事呢,到底是哪个历史人物引出的这则典故呢!咱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看看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是不是大家都听说过呢?又是不是大家熟知的呢?一、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项羽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主要说的就是项羽。
(资料图片)
3、堂堂的西楚霸王,他也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大人物。
4、项羽生在乱世之中,家中以前曾是贵族,后来没落了。
5、年少轻狂的他,霸王是自己封的。
6、当然,在那个时期,几乎没有人能够和项羽相抗衡!2、项羽的性格项羽是个冲动派,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是做了再去想,也就是当时爽,很多时候后悔的人!这样性格的人,是不会承认自己失败过的,当然也不会让自己失败。
7、在不反思自己的情况下,还要一个劲的和别人对打!但项羽也确实是个英雄。
8、3、为四面楚歌埋下伏笔都说大丈夫能屈能伸,但是项羽却不是这样的人。
9、他比较的傲娇,很有自尊心,也缺少点城府。
10、所以才会相信了刘邦所说的平分天下的决定,这也为后来的四面楚歌的典故埋下了伏笔!最终阴沟里面翻船了!二、四面楚歌的历史典故刘邦追击项羽项羽和刘邦原先说好的,两方以鸿沟为界限,互不侵犯。
11、可是后来刘邦却听信了身边人的规劝,劝他应该趁着这个势头好好的打击一下项羽。
12、于是便开始和韩信等人往东追击项羽的部队。
13、后来也总算是将项羽困在了垓下!2、唱起楚歌而这个时候的项羽,弹尽粮绝,已经到了绝境了。
14、到了晚上休息的时候,听到了帐篷外传来了楚国的歌谣。
15、项羽心想,难不成刘邦的部队里面全部都是楚人,为什么他们都会唱楚国的歌谣!想着想着,心里已经完全丧失了斗志。
16、3、项羽自刎项羽便开始在帐篷里面喝酒,还叫上了心爱的虞姬一起唱起了歌。
17、唱着唱着心理的防线被彻底击垮,开始大哭起来。
18、身边的士兵们也一个个都非常的难过,感觉到了孤立无援的地步。
19、虞姬自杀于项羽的马前,后来项羽也在乌江边选择了自刎。
20、三、四面楚歌故事后续什么是四面楚歌后来,人们便用四面楚歌来形容自己到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21、一旦进入到四面楚歌的境地,结局一般都是悲惨的。
22、比如说一个人长期和坏人结伴,可因为游手好闲的连坏人也嫌弃他。
23、于是他便开始转头于别人的怀抱,别人却不接受。
24、这种人面临的,也正是四面楚歌的境地。
25、2、项羽死是有原因的项羽被刘邦部队给困在垓下之中,选择了在乌江边自刎。
26、其实也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著名诗人李清照曾经说过,项羽是令人敬佩的,他不是胆小怕事选择的自刎,他心中是有百姓的。
27、他认为对不起江东的父老乡亲们,自己不能苟活四面楚歌的内涵项羽本纪记:项王军壁垓下。
28、兵少食尽。
29、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30、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然后项羽就开始弃军逃跑了。
31、后世的看客常常把这个四面楚歌定为张良之计,以为张良以此计瓦解楚军斗志,此为史料所无、纯属后人强加给张良的妙计。
32、实际上这个四面楚歌与草木皆兵有异曲同工之妙,突出体现了项羽的主观感受。
33、项羽的感受是什么,食少兵疲,无力再战,一听到来自敌方营垒的动静,便心惊肉跳,方寸大乱,一秒钟也不愿意多呆,只想赶紧逃离这个地方。
34、这是个什么地方?史料说是垓下,实际上不是。
35、垓下另有其地。
36、高祖本纪记录的楚汉决胜垓下的垓下是河南省鹿邑,不是安徽的灵璧,河南的是项羽突围之地,安徽的是项羽最后的驻扎之地,当然最后还是突围出去了。
37、但这两个地方只能有一个叫垓下,是河南鹿邑的垓下不是安徽灵璧。
38、为什么否认了项羽最后是从垓下突围的?因为楚军不可能失败后在汉军的包围圈中驻扎,汉军又岂能容楚军驻扎?所以楚军一定是突围出去,另外寻找落脚点,然后安营扎寨。
39、其实汉军要追上并歼灭缺少粮草休整的楚军应该毫不费事,但汉军并不急于寻求歼灭,只是远远尾随着,这样楚军才有机会驻扎下来。
40、刚刚驻扎的楚军随后就被汉军团团围住,项羽在汉军的重围中应该绝望透了,乃至于听到汉军唱歌都觉得受不了。
41、其实汉军的大部分也是楚人,一是来自原先的沛公部,二是来自战场上投降的楚军,所以汉军唱楚歌一点不奇怪,也根本不关张良什么事。
42、只是汉军这样无心的歌唱引发了项羽的恐慌,这是歌唱者没有预料到的。
43、如果预料到了,张良或者什么其他人还真会安排一下呢。
44、一生神武的项羽虎落平川,比丧家之犬还要不如,以至于闻楚歌而开溜,溜之大吉。
45、甚至可以八卦一下,即使汉军不四面楚歌,项羽也不敢安然睡去,还会找个其他理由开溜。
46、这个状态的项羽,即使让他逃脱了,他的心气已丧,估计也不可能会卷土重来了。
47、所以这个四面楚歌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完全是同义词,形象而真实地反映了遭到惨败的项羽心胆俱丧的状态。
48、如果写那个乌江亭的杜牧能够体会到项羽当时的真实心境,也不会给项羽指一条出路了四面楚歌,汉语成语,读音为sì miàn chǔ gē,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49、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50、《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51、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52、’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53、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54、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55、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56、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57、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58、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59、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60、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61、左,乃陷大泽中。
62、以故汉追及之。
63、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64、汉骑追者数千人。
65、项王自度不得脱。
66、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67、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68、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69、”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70、汉军围之数重。
71、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72、”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73、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74、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75、与其骑会为三处。
76、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77、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78、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79、”四面楚歌的主要人物一、四面楚歌的成语故事公元前203年12月,韩信把兵马屯在垓(gāi,今安徽灵璧东南)下,布置了十面埋伏,要把霸王引到一个适当的地方,把他围困起来。
80、韩信故意拿话去激霸王,让他气得鼻孔喷火,头顶冒烟才好。
81、他编了四句话,叫士兵冲着楚营叫喊:“人心都背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霸王率领十万大军一直冲到垓下,没碰着韩信,一看四面全是汉兵,楚军进入了重围。
82、霸王带领人马只管向前冲,谁也抵挡不住。
83、他见了韩信,更不肯放过。
84、韩信一边作战,一边后退。
85、霸王追赶了好几里地,杀散一批,又来了一批,杀出一层,还有一层。
86、四面八方全是韩信“十面埋伏”的人。
87、霸王转过身来,跑回垓下大营去了。
88、二、四面楚歌中的人物(都有谁)夜里,项羽听到周围汉营里的士兵唱的净是楚人的歌。
89、“四面楚歌”的成语就是从这儿来的。
90、霸王吃惊不小,他说:“难道楚军都投降刘邦了,为什么汉营中的楚人这么多呢?”说着他就在营帐里喝起闷酒来。
91、他留恋他宠爱的美人虞姬,她常常侍候在身边;还有那匹骑了五年的乌骓马。
92、想到这儿,霸王再也忍不住了,他悲壮愤慨地唱起自己作的诗歌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93、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94、这首歌的意思是:力气拔得起一座山,气魄压倒天下好汉,时运不利,乌骓马不肯走。
95、马儿不跑怎么办,虞姬呀虞姬,你可怎么办。
96、项羽一连唱了几遍,虞姬跟着一块儿唱。
97、他唱得流下几行眼泪,伺候他的人全都哭了,不忍心抬头看他。
98、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西楚霸王项羽。
99、项羽他勇武过人是秦末乱世中一等一的高手,和刘邦共同抗击秦朝后,为了争夺帝位,二人开始了楚汉之争。
100、虽然项羽是西楚霸王,但是为人自负不愿意听从别人的意见,虽然当时他的实力比刘邦强大,但是刘邦却知人善用,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之后在项羽兵力最薄弱的时候进攻。
101、当时项羽因为经过上一场的战争,兵力非常少,粮食也已经快要吃完了,于是刘邦让人将已经是残兵败将的项羽等人紧紧围在垓下,没有粮食的他们,不出几日肯定支撑不住。
102、为了让项羽的士兵人心涣散,刘邦命包围项羽的士兵在晚上唱起楚地的民歌,项羽等人以为周围已都被刘邦收服,信心大失,觉得自己已经无路可逃了,而虞姬为了不拖累项羽自刎于项羽的马前。
103、于是项羽带着仅剩的士兵杀出了重围,逃到了乌江边,面对后有追兵,前有波涛江水的局面,项羽感到万分沮丧,失败让项羽感觉到非常的羞辱,没有脸面去见江东父老,于是选择在乌江自刎一死了之。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