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加剧,国内充电桩市场渐成红海,桩企急需拓展新市场。
海外供需缺口的出现则为中国充电桩企业出海提供了契机。由于欧美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初期迅速上量阶段,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远不能满足旺盛需求。
机遇和挑战并存。在中国企业出海争取高毛利的同时,海外政策影响、本地化售后服务带来的高成本等问题也接踵而至……
(相关资料图)
一、出海动因
继锂电、光伏后,充电桩也迎来出海契机。
第一,海外市场需求的放量为充电桩出海奠定了基础。
欧美地区由于充电桩建设速度不及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成为我国目前主要的充电桩出海市场。IEA数据显示,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由2016年的21.2万辆增至2022年的260.0万辆,CAGR高达52.44%,2022年保有量为762万辆。反观充电桩的数量,欧洲公共桩保有量仅从2016年的11.61万个增加至2022年的47.47万个,CAGR为26.44%,2022年车桩比高达16:1。
美国充电桩市场同样存在较大缺口。IEA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99万辆,同比增长57.14%;保有量也从2016年的57万辆增至2022年的296万辆,CAGR为31.59%。但2022年美国公共充电桩数量为12.8万个,6年CAGR仅22.38%,车桩比高达23:1。
除了车桩比高企,海外充电桩还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这导致公共充电桩利用水平较低,运营商收入不佳,再加上海外购桩成本较高,前期投入较大,海外充电桩运营商普遍亏损。
Wind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运营商ChargePoint、BlinkCharging、EVgo净利润分别为-23.33亿、-6.38亿、-1.9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60.97%、66.11%、366.9%,营业利润率为-110.14%、-146.01%、-4273.88%,仍处于亏损状态,降本诉求较为强烈。
在此背景下,充电桩出口迎来契机。阿里国际站跨境指数显示,2022年新能源车充电桩的海外商机快速增长了245%;中金公司预计,2027年海外新能源车充电设备增量空间有望达到759亿元,其中,美国/欧洲市场空间分别有望达到284亿、335亿元;除中国、美国、欧洲外,其他国家(地区)的充电桩设备销售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40亿元。
据意科能源(上海)有限公司销售及战略总监金亨美在第九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充换电产业大会上称,除了欧洲以外,南美和东南亚市场值得关注,尤其是南美的空间非常大;博格华纳新能源(襄阳)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恒杰则表示,从客户反馈来看,很多非洲的客户都已经开始在订购新能源汽车。
第二,由于竞争日趋激烈,充电设备国内市场利润率已大大降低,海外市场售价和毛利率明显高于国内。
“出口产品价格和利润相对更高,比如通过欧标认证后销售,价格可以比国内高出2-3倍。”某充电桩产业链公司总经理表示。从产品售价来看,据中金公司研报,国内120-150kW大功率直流桩售价仅为0.3-0.4元/W左右,但海外一线品牌ABB、Traditions等售价高达约1.7-2元/W,区域性二线品牌售价也可达约1.3-1.5元/W;国内30kW充电模块售价仅为0.11-0.13元/W,海外约0.5-0.7元/W。
这使得海外市场毛利率明显高于国内。以充电模块为主营业务的优优绿能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2022年上半年,公司外销毛利率保持在40%以上,内销毛利率水平约20%。
第一财经统计发现,Wind充电桩指数37家成分股中,有20家公司销售毛利率在20%-30%;而据招商证券数据,海外市场毛利率约为30%-40%。
第三,我国充电桩技术和供应链较海外企业有领先优势。
目前海外市场主要以交流桩为主,直流桩功率普遍在43 kW -150kW,而国内超充桩功率已达到480kW,充电技术上具备领先性。
如道通科技(688208.SH)充电桩产品覆盖7kW、10kW和12kW交流产品,以及20kW、120kW、240kW、360kW和480kW直流产品;绿能慧充(600212.SH)推出60kW、120/180kW欧标一体式直流充电机。
同时,我国多家企业还致力于高压快充、柔性充电等相关技术研发。如盛弘股份(300693.SH)分体机实现800kW 16枪大功率柔性充电解决方案,并在超充领域推出1200KW柔性充电堆,真正的实现让充电进入到“分钟级”。
此外,我国充电桩供应链涵盖充电枪、枪线、模块、监控设备、充电设备等,较为完整,国内企业出海可为海外运营商提供性价比更高的全链产品,有效助力其降本需求。
科士达(002518.SZ)充电桩事业部总经理李洋对第一财经表示,国内充电桩产品出海最主要的优势是在供应链上,供应链降本可以将利润让给海外运营商。
二、出海方式
充电桩出海大致可分为零部件和整桩两大环节。
零部件方面,充电模块是充电桩硬件设备中最核心的部分,占总成本的45%-55%。目前,国内企业充电模块从最初的10kW、15kW逐步升级到20kW、30kW、40kW,甚至更高功率。英飞源、永联、优优绿能、通合科技(300491.SZ)等企业已开始大规模生产40kW的充电模块。
“作为充电桩的必备零部件,充电模块无疑将是充电桩出海的最大受益方。” 车电网海外区域中心总经理陆珠兴表示。信达证券预计,欧美地区2025年充电模块市场规模约为61亿元,2022-2025年复合增速为69%。
随着技术的升级迭代,国内主要充电模块厂商海外认证范围不断扩大。
据悉,华为充电模块产品已获得TUV南德认证;优优绿能大功率全段输出电压范围恒功率充电模块技术取得欧标和美标标准认证以及TUV认证;通合科技产品已经通过欧盟CE认证,正在推进美标UL认证,深入规划欧美市场向市场开拓。
整桩方面,李洋表示,由于欧美地区用户还是很认同本地品牌,目前国内厂商主要还是以贴牌代工为主。“贴牌代工的好处是更符合当地政府以及用户的认可,并且能够利用本地品牌的渠道网络,对企业盈利来讲并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对自身品牌效应会有一定制约。”
从技术角度看,整桩出口的难度大于零部件出口。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委会副秘书长倪峰称,如果出口模块或者连接器,那销售对象通常是海外的充电设施企业,国内企业只需达成技术指标协议,并按照规格生产,认证和售后服务等问题则由当地企业解决,虽然利润相对较小,但可能更稳定,麻烦也相对较少。
国内厂商中,英杰电气(300820.SZ)此前在互动平台表示,自有品牌销售和ODM贴牌销售的模式都有,外贸采用ODM模式较多;炬华科技(300360.SZ)目前美标充电桩已通过认证的产品以交流充电桩为主,产品的销售主要以ODM/OEM为主;车电网的贴牌代工和自有品牌则各占50%左右。
三、出海挑战
国内厂商凭借供应链、成本优势获得高利润的同时,充电桩出海也面临着不可避免的挑战。
首先,出海认证标准类型多、价格高。全球充电桩主流认证标准有欧盟CE认证,美国UL、FCC认证,德国TUV认证,日本PSE认证等。费用方面,陆珠兴表示,欧盟IEC的CE认证大约需要3-6个月,认证费用为几十万元;美标UL认证大约需要半年至一年,费用高达上百万元。
而且,海外认证标准更为严格,倪峰表示,尤其涉及到安全操作方面,每一个要求都有相应的实验,而且早期阶段认证较为繁琐,需要将所有产品送到国外实验室去做认证,但现在也开通了Tuv和UL等国内子公司,认证实验更加方便。
据悉,国内充电桩企业的海外标准认证已开始提速。炬华科技(300360.SZ)面向欧洲和美国市场开发的充电桩产品已经通过CE、ETL等标准认证;绿能慧充目前已有部分产品通过欧盟CE认证,2022年已收到小批量来自欧洲市场的订单等。
其次,出口地政策限制也是充电桩出海面临的挑战之一。
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要求,从2024年7月开始,充电桩55%的采购成本需要来自于美国本土组件,并且规定充电桩需要在美国进行组装,所有外壳的全生产流程也需要在美国本土。
“该新政主要针对充电桩补贴对象做出规定,整体来看美国政府对充电桩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减,美国充电桩市场的增长逻辑并未改变。而美国汽车市场基数大于中国,长期充电桩市场空间料将不小于中国。”陆珠兴表示,中长期来看,本土建厂是中国桩企争取美国市场的有效路径之一。
李洋也表示,如果要做大海外市场,一定还是会走出(海外建厂)这一步。
道通科技此前明确表示,基于美国对本土制造的要求,公司2023年有在美国本土组建工厂的计划。盛弘股份充换电服务事业部总经理赵庆河也表示,如果要满足美国当地政策,盛弘股份也会考虑出海建厂的方向。
最后一点是本地化服务带来的挑战。
由于中国直流充电桩具备技术和价格优势,加上未来几年海外市场会增加更多运营商,李洋认为直流充电桩可能成为充电桩出海的一个重要突破点。但相较于交流充电设备,直流充电设备需要安装、调试、维护,需要本地化服务。
深圳驿普乐氏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甘春明在第九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充换电产业大会上表示,私人桩在海外占比六成到七成,客户会比较分散,而且服务费用较高,大概一次服务需要500-1000欧元。
但海外售后服务的高价同时意味着高成本。倪峰表示,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到,“这个投入还是比较大的,海外市场虽然在扩大,但可能并没有大到能养一支团队的程度。”
据小蜂充电创始人叶宁介绍,小蜂充电在荷兰开设了EVbee(小蜂充电)欧洲公司,组建本地化技术团队与销售团队,建设自有仓储提升物流服务,欧洲客户则提供产品技术支持、设备维护、售前售后等本地化服务。此外,盛弘股份有海外子公司负责当地的业务拓展及服务工作。
结语
从生存和壮大两方面看,“出海”都是中国桩企的必由之路。得益于中国市场的先发优势,适配于各种车型、各种应用场景的充电桩都得到了充分验证,无论从工作环境还是兼容性上都实现了商业化,品质和可靠性不亚于海外品牌,在性价比方面颇具优势。
但随着出海充电桩企业越来越多,海外市场竞争也将趋于激烈。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力,结合对海外市场的了解,专注于某个市场。业内人士认为,已有国际合作伙伴且已通过多国认证的企业将具备明显的先发优势。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