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寻禹·探源全媒体系列报道第17期 禹凿龙门篇
禹凿龙门 光耀千秋
□记者 邓雷 杨红卫 刘俊民/文 吕超峰/图
在大禹治水的伟大历程中,开凿龙门无疑是最富激情、情节最复杂、令后人最为关注的片段。
龙门(又称禹门)是黄河的咽喉,位于陕西省韩城市与山西省河津市交界的黄河峡谷出口处。此处两面大山,黄河夹其中,河宽不足40米,河水奔腾破“门”而出,波涛滚滚,一泻千里。
开凿龙门,自古以来就是治理黄河的枢纽工程。在这里,神话与现实互相交织,大禹治水的精神在人们的祭祀和怀念中得到发扬和传承。
8月13日,寻禹·探源全媒体报道组来到龙门,探寻当年大禹开凿龙门的踪迹和大禹治水精神带给人们的影响。
禹王洞
开凿龙门
传说龙门山原来是一座大山,和吕梁山的山脉相连,挡住黄河的去路,使黄河水到此折回,把上游的孟门山都淹没了。禹把龙门山开辟为二,像两扇门,让河水从悬崖峭壁间奔流而下。
“禹凿龙门”的故事在黄河中游两岸被世世代代传颂。传说大禹带领万民挑走了积石山的乱石,疏川浚河,历经千辛万苦,排除千难万险,将河水引到龙门山。但眼前高耸入云的龙门山横亘绵延,挡住了黄河的去路。大禹登上山顶,看到了他的父亲鲧因错开河道治水失败的遗迹,又看到无边无际的洪水淹没了山脚下大片的农田,便决心开凿龙门。
大禹在龙门山相公坪召集能工巧匠商议开凿龙门之事,大家纷纷献计献策,齐心支持大禹的设想和主张。
人心齐,泰山移。大禹一声令下,身先士卒,带着族人挥舞石斧、骨铲、耒耜,齐心协力,开山凿石。谁知他们辛辛苦苦挖了一天,好不容易挖开缺口,可第二天缺口又长平了。大家并不气馁,继续挖。但是,你向下挖,它朝上长,一连多天都是这样。大禹只好暂时停工,打算向附近居住的百姓了解情况。
这天,大禹在山上遇见了一位身穿黄袍的老人,便问道:“请问老者,这龙门山怎么挖了还能长呢?”老人神秘地向脚下一指,说:“此山乃龙门山也!”老人把“龙”字说得特别重。大禹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这阻挡黄河入海的大山竟是一条巨龙!大禹刚要拜谢,那老人却不见了踪影。大禹心生一计:只有连续挖山,不给巨龙喘息的机会,才能达到开山的目的。于是,他又召集族人,说明实情,并发动大家不分昼夜、不避风雨,连续不停地开凿,不让巨龙有填平缺口的机会。就这样,巨龙终于被拦腰斩断了,黄河之水像久困的猛兽一样,冲出龙门,浩浩荡荡,一路向前,汇入大海。
从此,黄河流域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禹凿龙门”的伟大壮举,既给韩城先民创造了优越的生存条件,又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鲤鱼跳龙门雕塑
鱼跃龙门
黄河冲出龙门咆哮向前的气势,成就了千古流传的“鲤鱼跳龙门”的神话传说,并使这个故事充满了拼搏的勇气和神奇的仙气。
相传每年三月,黄河鲤鱼都要成群结队拼命地从下游逆流而上到上游产卵,目的就是让鱼卵布满整个黄河,确保其后代繁衍不绝。当鲤鱼从下游逆流而上,进入龙门峡谷后,水流湍急,可谓“无风三尺浪,平地一声雷”。鱼群为了抵消水流的冲击,只得拼力蹦出水面,跳跃前进。由于黄河鲤鱼特有的红首、赤尾、金鳞颜色,远远望去,红光一片,犹如祥云,蔚为壮观。
这个神话传说,实际上是一种“物竞天择”的自然现象。但是,人们把美好祈愿寄寓其中:认为鲤鱼只要跳过龙门,并经禹王在额头点红之后,即可幻化为龙,一步登天。后来,人们把莘莘学子金榜题名称为“鱼跃龙门”,而金榜上的名字“点红”,也由此而来。据传,大禹不光给跳到第一的鲤鱼“点红”化龙,还会用他那只开凿龙门的巨手,在没跳过龙门的鲤鱼头上轻轻抚摸,鼓励它们继续努力,再接再厉。
另一个古老神话故事就是龙门版的“禹王锁蛟”。据说,当年大禹凿龙门时,龙门山其实就是一条阻碍黄河水进入大海的紫龙,它有个最小的女儿叫“蛟”。大禹凿开龙门,将紫龙拦腰斩断,紫龙临死时化为紫气,唤来女儿蛟龙,让她阻止大禹治水。于是到了6月,蛟龙兴风作浪,淹没了万顷良田,人畜死伤一片。大禹站在黄河岸边,看着眼前的灾民无家可归,连连叹息,不知所措。这时,旁边有一老石匠向大禹献计:“锁蛟急如火,我愿献石锁。”于是大禹将蛟龙用大石锁锁在龙门出口的河心巨石上,从此黄河岸边一片安宁。
大禹一边治水,一边帮助沿岸人民发展生产。有一天,有只大雕来到大禹身边,对他说:“栽桑树,养金蚕,能致富。”大禹听后即刻动员先民们在错开河两岸山上栽植桑树,以这样的方式弥补父亲当年治水的失误。3年之后,错开河两岸绿意盎然,人人采桑,家家养蚕,两岸人民生活渐渐富裕起来。为了纪念鲧和禹,人们将此地取名为“桑树坪”,并称这一美丽故事为“禹王植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韩城市周原大禹庙
禹庙风采
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市郊的周原村,是一座中国传统古村落,相传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种植小麦的地方。
周原大禹庙,是该村最为著名的遗存。它是全国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一处禹王庙,199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大禹庙始建于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在明清时期,此庙多次重修、扩建和增建。现存主要建筑为中轴线上的山门、献殿和正殿,还有西厢房和后偏殿。”周原大禹庙管理处工作人员高兴向记者介绍。
走入大禹庙正殿,寂静的环境和幽暗的光线使得整个大殿神秘而肃穆。正殿面阔3间,皆有在砖基上建造的3组装饰华丽的木神龛。这些神龛制作得非常精致,每个神龛有二龙戏珠的透雕或浮雕。龛顶作藻井,出檐为一排,龛内5排,每排28格,一共有168幅图画。藻井全部都是彩色绘画,内容为花鸟人物,绘画技法为工笔粉彩,色彩绚丽,线条细腻,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神龛内有3组彩塑神像,高达2.5米的禹王坐像居神龛中央。只见他头戴垂帘皇冠,手执笏板,面容端庄而威严。禹王坐像完全保持了元代初建的形态,色彩饱满、亮丽,经过了700多个春秋,依然明艳如初。大禹坐像左右两旁各有一尊侍者塑像,每尊高均为1.67米。
在大殿东侧是黑虎灵官(民间称为三头六臂巨灵神,传说当年大禹治水时,它曾辅佐过大禹)塑像。黑虎灵官高2.45米,面目狰狞,怒目圆睁,手持各种法器,脚踏恶蛟,降妖除魔,护佑黎民。黑虎灵官两旁的侍从头戴花冠,眉清目秀,表情祥和。
正殿内东西两面山墙上的巨幅彩绘壁画“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图”和《西游记》“孙悟空收降红孩儿”,是大禹庙中最出彩的亮点。“据考证,这两幅巨型壁画为明代所绘,距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其颜料、技艺堪称一绝。据介绍,即使使用现代的颜料作画,也保存不了这么长时间。”高兴对记者介绍说。
龙门远眺
治水群雕
黄河流经龙门,河道渐狭,河水千回百转,奔腾澎湃,激山为浪,人称“禹门三汲浪”。禹门出口处,宽百余步,水流湍急,波涛汹涌,称为“平地一声雷”。
这里自古就是晋、陕交通要隘,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645年,秦晋韩城大战,秦从禹门东渡击晋,虏晋惠公;唐高祖李渊曾于隋大业年间(616年)从禹门渡黄河取关中;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将娄宿曾越龙门冰桥取陕西;明末李自成亦曾由此东渡直捣幽燕,推翻了明代王朝。
兵家要地,也是大禹治水最为出彩的地方。后世为纪念大禹治水功绩,在龙门口建大禹庙。大禹庙始建年代暂无可考,据清光绪版《河津县志》载,三国魏明帝时曾重修大禹庙并立碑,唐至清均有重修增建。大禹庙原有东、西禹庙之分,秦晋各一,隔河守望。东禹庙位于河东,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建筑雄伟,戏台、香亭、献殿、明德殿雕梁画栋,极为壮丽。1941年,东、西禹庙遭到日寇炮轰,千年胜迹毁于一旦。
1949年后,国家在大禹庙遗址上先后建设了铁索桥、公路桥、铁路桥和禹门口提水工程。2012年,为了传承大禹精神,弘扬龙门文化,龙门村于村内重建了大禹庙。
如今禹王庙原址仅剩大禹庙遗址纪念亭。纪念亭上有一处禹王洞,洞口一副对联分外醒目:“凿山挥斧飞起禹门三汲浪,化鲤成龙传来平地一声雷。”
禹王洞为上下两层,深120余米,面积约600平方米,包括大禹文化、地宫文化、天宫文化三大主题。其中,大禹文化主题由崇伯治水、大禹出生、铲除水神、应龙相助、镇压水怪等12组群雕组成,呈现禹凿龙门之艰难历程,彰显鱼跃龙门的不朽精神。
这组群雕由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淑香历时4年创作完成,极具艺术观赏性。张淑香和丈夫许锁良舍弃生意,专注传播大禹文化,用心经营和守护禹门洞,成为一段佳话。“我们在30年前,把做生意的资金全部投入到禹王洞群雕事业上,通过雕塑的艺术形式,把大禹治水的过程体现出来,让人们不忘这段与大自然搏斗的历史,弘扬大禹精神。”许锁良对记者说。
寻禹·探源报道顾问团成员
(排名不分先后)
刘海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赵春青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新砦工作队队长
赵海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
方燕明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瓦店和王城岗工作队原队长
王吉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蚌埠禹会村遗址工作队原队长
何俊杰 浙江省绍兴市文史馆副馆长
教之忠 禹州市著名文化学者
刘俊杰 具茨山上古文明发现者
(扫码观看视频)
(扫码观看图文)
编辑:梁倓坦 校对:杨伟峰责编:龚政明 终审:刘俊民
关键词: